社造點補助計畫及成果


(一)社區背景、人口數、地理位置簡述

1.社區背景與位置簡述

  大豐社區位於潭子區的西北位置,北與神岡區交界,面積1.02885平方公里,佔全區面積的3.9%;大豐村東臨潭秀、蒞臨村,西接大富村,南連東寳村,北臨神岡區,崇德路為省道交通樞紐,近距東寳村高速公路,形成本村繁忙的交通要道。昔稱「大埔厝」,「大埔厝」是由血緣和祖籍而來的地名。乃因廣東潮州大埔厝縣移民來台開墾,是廣東潮州大埔厝墾民的聚居之處,故稱「大埔厝」;墾民為客家人,漳州、泉州人相繼移民;又分為『東大埔厝』和『西大埔厝』。後來閩南勢力進入且成為強勢族群,閩南語中「埔」字音甚不雅,更何況是「大埔」,故建村時便以其農業易名為「大豐村」與「大富村」。地主提供社區活動用地,兩村共用一個社區名為富豐社區,供居民使用。

2.社區人口數

  社區具有豐富的人文與古蹟摘星山莊、水竹居、丘逢甲進士第-柏莊遺址,82年成立以來,從未間斷並且持續深耕的社區工作,近來因矽品等光電業的設置,社區人口有逐年增加的趨勢,目前社區人口有6010人,計1900戶,其中男性人口有2970人、女性人口有3030人,人口年齡組成以21~40歲最多計2087人,0~4歲人口有375人,5~6歲人口有152人,4歲以下幼年人口僅佔社區人口的6.5%,65歲以上的高齡人口亦佔社區人口的6%,可預見高齡人口與幼年人口等值發展的趨勢。本區因應外來人口增加,致公寓大樓林立,組成外籍配偶家庭約5%;居民主要經濟活動以農業及服務加工業為主,佔從業人口70%以上。

(二)社區組織運作概況描述 (以文字或組織圖表呈現皆可)

1.社區組織概況描述

  為提升社會倫理生活教育,需要一座社區活動中心,約於民國60年興建規劃時,尚不足一些土地,善心人士曾梅廷先生適時捐出,社區活動中心得以興建。早期名稱為富豐活動中心,至86年改為大豐活動中心,一樓為托兒所使用,二樓為各社團舉辦活動時使用。

最後異動時間:2024-03-28 13:48:53
  • 回上頁
  • 到上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