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:::
- 首頁
- > 走讀社區
- > 社造點補助計畫及成果
社造點補助計畫及成果
臺中市梧棲區頂寮社區發展協會 (梧棲區)
梧棲早期居民為拍瀑拉族沙轆社社民,清康熙中葉漢人王承紹入墾。梧棲由於靠近台灣海峽僅八十公尺,早期為海濱。海岸為南北向的沙丘。早期頂寮里居民以捕魚為生,平時也在此曝魚網,所以又稱為網罟寮,為重劃前斗美宮的北邊三聖地為最先發祥地。
早期頂寮里...
<詳全文>
臺中市梧棲區下寮社區發展協會 (梧棲區)
一、社區背景、地理位置、人口數 位於梧棲的下寮社區,因鄰近臺灣西邊海岸線,早期稱為魚寮,下寮社區最早發展於清領時期,為梧棲的主要漁村之一,本社區擁有一項其他社區所沒有的技藝「編織漁網」。為了將這些技藝繼續的傳承下去,耆老們對社區開課教授編織...
<詳全文>
臺中市梧棲區大村社區發展協會 (梧棲區)
大村社區積極辦理許多社區意識凝聚性活動,如活力勇健走活動、推廣民俗文化技藝及端午粽葉飄香關懷弱勢等活動,不僅帶動社區成長發展,也在地關懷弱勢族群如辦理暑期兒少相關營隊等,社區組設長壽俱樂部推展老人福利事務,及成立成長教室落實終身學習。
<詳全文>
臺中市梧棲區大庄社區發展協會 (梧棲區)
根據乾隆的台灣輿圖及1898~1904台灣堡圖,當時的大庄涵蓋邱厝 ;瓦磘腳、下厝仔、五甲 ;海墘厝、火燒橋、公館、八張犁 ;地域之廣包含現今的大村及興農的行政區域。
梧棲區原為拍瀑拉平埔族遷善南北社(即沙轆社)之社域範圍,本是聚落散布荒...
<詳全文>
臺中市梧棲區草湳社區發展協會 (梧棲區)
草湳社區由外部而言,整個規劃在台中港特定區的範圍內,有完整的都市計畫,區內近三分之二土地為台中港關連工業區的用地;但由內部本質而言,卻透露著純樸的農村社會風情,尤其在原有舊聚落之頂草湳及下草湳地區,不僅保留多處外觀良好的合院磚房,還有整片土...
<詳全文>